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财政部关于清理整顿各种政府性基金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5 23:13:33  浏览:856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关于清理整顿各种政府性基金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清理整顿各种政府性基金的通知
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新
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中发〔1997〕14号)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基金管理,规范政府分配秩序,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经商国
务院有关部门,现就清理整顿政府性基金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清理整顿的范围。各地区、各部门以征收、提取、价外附加、税费附加等各种形式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筹集建立的具有专项用途且目前仍在执行的各种政府性基金(包括资金、附加和专项收费),均属于清理整顿的范围。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国务院和财政部及国
务院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愿捐赠、赞助设立的基金,基金会募集建立的基金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建立的专用基金,不属于清理整顿的范围。
二、清理整顿的组织。清理整顿工作采取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的方式进行。全国清理整顿政府性基金的工作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分别负责组织本地区和本部门的清理整顿工作。各地区的清理整顿工作由同级财政部门
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上级财政部门要对下级财政部门的清理整顿工作进行部署和指导。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对本部门直属机构的清理整顿工作进行部署和指导。
三、清理整顿的方式及程序。清理整顿工作采取先清理登记后审核处理的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会同有关部门在清理汇总的基础上对本行政区域内执行的所有政府性基金项目进行登记并提出初审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本部门执行的所有政府性基金项目进行清理登
记并提出初审意见。在清理登记和初审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填写《国家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表样详见附件一)。在填写时,应分别
列明项目名称、批准机关及文号、征收对象和范围及标准、管理方式、1999年度的收入和支出及年终滚存结余等情况(填表说明详见附件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应将审核汇总的《国家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设立的政
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将审核汇总的《国家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连同政府性基金的批准文件、清理登记的情况和初审意见的说明,于2000年10月1日前报
财政部。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后,提出对现有政府性基金保留、取消和规范管理的意见,以及加强政府性基金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形成政府性基金清理整顿总结报告,上报国务院审定。
四、清理整顿的监督检查。在清理整顿过程中,上级财政部门要对下级财政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对本直属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清理登记政府性基金的工作结束后,财政部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到一些地区、部门检查清理整顿情
况。对不按规定如实清理整顿、隐瞒不报的政府性基金,一经发现,将其收入全部没收上缴中央财政。对需追究领导责任的,要移送监察机关处理。
五、清理整顿工作的领导。各级财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清理整顿政府性基金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认真清理登记,确保有关整顿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件一:

表1 国家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
填表单位(盖章): 金额单位:万元
-----------------------------------------------------------
|序| |批准机关|起征|征收|征收范围|预定征|使用|管理|主要| 1999年度 |
| | 项目名称 | | | | | | | | |------------|
|号| |及文号 |时间|对象|及标准 |收年限|部门|方式|用途|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
|-|-------------|----|--|--|----|---|--|--|--|--|--|------|
| | 工业部门 | | | | | | | | | | | |
|-|-------------|----|--|--|----|---|--|--|--|--|--|------|
|1 |电力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2 |三峡工程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3 |碘盐基金 | | | | | | | | | | | |
|-|-------------|----|--|--|----|---|--|--|--|--|--|------|
|4 |供配电贴费 | | | | | | | | | | | |
|-|-------------|----|--|--|----|---|--|--|--|--|--|------|
|5 |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 | | | | | | | | | | |
|-|-------------|----|--|--|----|---|--|--|--|--|--|------|
|6 |冶金矿山开发费 | | | | | | | | | | | |
-----------------------------------------------------------

-----

初审意见|

----|

----|

----|

----|

----|

----|

----|

-----
续表
-----------------------------------------------------------
|序| |批准机关|起征|征收|征收范围|预定征|使用|管理|主要| 1999年度 |
| | 项目名称 | | | | | | | | |------------|
|号| |及文号 |时间|对象|及标准 |收年限|部门|方式|用途|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
|-|-------------|----|--|--|----|---|--|--|--|--|--|------|
| | 交通通信部门 | | | | | | | | | | | |
|-|-------------|----|--|--|----|---|--|--|--|--|--|------|
|7 |铁路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8 |车辆购置附加费 | | | | | | | | | | | |
|-|-------------|----|--|--|----|---|--|--|--|--|--|------|
|9 |公路养路费 | | | | | | | | | | | |
|-|-------------|----|--|--|----|---|--|--|--|--|--|------|
|10|公路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11|港口建设费 | | | | | | | | | | | |
|-|-------------|----|--|--|----|---|--|--|--|--|--|------|
|12|以港养港资金 | | | | | | | | | | | |
|-|-------------|----|--|--|----|---|--|--|--|--|--|------|

|13|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 | | | | | | | | | | | |
|-|-------------|----|--|--|----|---|--|--|--|--|--|------|
|14|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15|邮电附加 | | | | | | | | | | | |
|-|-------------|----|--|--|----|---|--|--|--|--|--|------|
|16|市话初装基金 | | | | | | | | | | | |
|-|-------------|----|--|--|----|---|--|--|--|--|--|------|
|17|铁路建设附加费 | | | | | | | | | | | |
|-|-------------|----|--|--|----|---|--|--|--|--|--|------|
|18|公路客货运附加费 | | | | | | | | | | | |
|-|-------------|----|--|--|----|---|--|--|--|--|--|------|
|19|水运客货运附加费 | | | | | | | | | | | |
|-|-------------|----|--|--|----|---|--|--|--|--|--|------|
|20|船舶吨税 | | | | | | | | | | | |
|-|-------------|----|--|--|----|---|--|--|--|--|--|------|

|21|适航基金 | | | | | | | | | | | |
|-|-------------|----|--|--|----|---|--|--|--|--|--|------|
| | 商粮贸部门 | | | | | | | | | | | |
|-|-------------|----|--|--|----|---|--|--|--|--|--|------|
|22|散装水泥专项资金 | | | | | | | | | | | |
|-|-------------|----|--|--|----|---|--|--|--|--|--|------|
|23|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 | | | | | | | | | | | |
|-|-------------|----|--|--|----|---|--|--|--|--|--|------|
|24|中央对外贸易发展基金 | | | | | | | | | | | |
|-|-------------|----|--|--|----|---|--|--|--|--|--|------|
| | 农业部门 | | | | | | | | | | | |
|-|-------------|----|--|--|----|---|--|--|--|--|--|------|
|25|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26|育林基金 | | | | | | | | | | | |
|-|-------------|----|--|--|----|---|--|--|--|--|--|------|
|27|水利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28|黄渤海对虾资源保护增值基金| | | | | | | | | | | |
|-|-------------|----|--|--|----|---|--|--|--|--|--|------|
|29|库区维护资金 | | | | | | | | | | | |
|-|-------------|----|--|--|----|---|--|--|--|--|--|------|
| | 城建部门 | | | | | | | | | | | |
|-|-------------|----|--|--|----|---|--|--|--|--|--|------|
|30|市政设施配套费 | | | | | | | | | | | |
|-|-------------|----|--|--|----|---|--|--|--|--|--|------|
| | 科学文化部门 | | | | | | | | | | | |
|-|-------------|----|--|--|----|---|--|--|--|--|--|------|
|31|文化事业建设费 | | | | | | | | | | | |
|-|-------------|----|--|--|----|---|--|--|--|--|--|------|
|32|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 | | | | | | | | | | |
|-|-------------|----|--|--|----|---|--|--|--|--|--|------|
|33|体育彩票公益金 | | | | | | | | | | | |
|-|-------------|----|--|--|----|---|--|--|--|--|--|------|

| | 教育部门 | | | | | | | | | | | |
|-|-------------|----|--|--|----|---|--|--|--|--|--|------|
|34|农村教育集资 | | | | | | | | | | | |
|-|-------------|----|--|--|----|---|--|--|--|--|--|------|
|35|城市教育附加费 | | | | | | | | | | | |
|-|-------------|----|--|--|----|---|--|--|--|--|--|------|
|36|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 | | | | | | | | | | | |
|-|-------------|----|--|--|----|---|--|--|--|--|--|------|
|37|地方教育附加 | | | | | | | | | | | |
|-|-------------|----|--|--|----|---|--|--|--|--|--|------|
|38|地方教育基金 | | | | | | | | | | | |
|-|-------------|----|--|--|----|---|--|--|--|--|--|------|
| | 其他部门 | | | | | | | | | | | |
|-|-------------|----|--|--|----|---|--|--|--|--|--|------|
|39|农(牧)税附加 | | | | | | | | | | | |
|-|-------------|----|--|--|----|---|--|--|--|--|--|------|
|40|渔业建设附加 | | | | | | | | | | | |
|-|-------------|----|--|--|----|---|--|--|--|--|--|------|
|41|价格调节基金 | | | | | | | | | | | |
-----------------------------------------------------------

-----

初审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续表
-----------------------------------------------------------
|序| |批准机关|起征|征收|征收范围|预定征|使用|管理|主要| 1999年度 |
| | 项目名称 | | | | | | | | |------------|
|号| |及文号 |时间|对象|及标准 |收年限|部门|方式|用途|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
|-|-------------|----|--|--|----|---|--|--|--|--|--|------|
|42|粮食风险基金 | | | | | | | | | | | |
|-|-------------|----|--|--|----|---|--|--|--|--|--|------|
|43|副食品风险基金 | | | | | | | | | | | |
|-|-------------|----|--|--|----|---|--|--|--|--|--|------|
|44|城镇公用事业附加 | | | | | | | | | | | |
|-|-------------|----|--|--|----|---|--|--|--|--|--|------|
|45|旅游发展基金 | | | | | | | | | | | |
|-|-------------|----|--|--|----|---|--|--|--|--|--|------|
|46|复垦基金 | | | | | | | | | | | |
|-|-------------|----|--|--|----|---|--|--|--|--|--|------|
|47|社会福利基金 | | | | | | | | | | | |
|-|-------------|----|--|--|----|---|--|--|--|--|--|------|
|48|公共维修基金 | | | | | | | | | | | |
|-|-------------|----|--|--|----|---|--|--|--|--|--|------|

|49|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 | | | | | | | | | | |
|-|-------------|----|--|--|----|---|--|--|--|--|--|------|
|50|出口商品风险基金 | | | | | | | | | | | |
|-|-------------|----|--|--|----|---|--|--|--|--|--|------|
|51|农村水电建设基金 | | | | | | | | | | | |
|-|-------------|----|--|--|----|---|--|--|--|--|--|------|
|52|农业发展基金 | | | | | | | | | | | |
|-|-------------|----|--|--|----|---|--|--|--|--|--|------|
|53|科技发展基金 | | | | | | | | | | | |
|-|-------------|----|--|--|----|---|--|--|--|--|--|------|
|54|棉花价格调节基金 | | | | | | | | | | | |
|-|-------------|----|--|--|----|---|--|--|--|--|--|------|
|55|残疾人福利基金 | | | | | | | | | | | |
|-|-------------|----|--|--|----|---|--|--|--|--|--|------|
|56|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 | | | | | | | | | | | |
-----------------------------------------------------------

-----

初审意见|

----|

----|

----|

----|

----|

----|

----|

----|

----|

----|

----|

----|

----|

----|

----|

-----

表2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
填表单位(盖章): 金额单位:万元
---------------------------------------------------------
|序| |批准机关|起征|征收|征收范围|预定征|使用|管理|主要| 1999年度 |
| | 项目名称 | | | | | | | | |------------|
|号| |及文号 |时间|对象|及标准 |收年限|部门|方式|用途|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
|-|-----------|----|--|--|----|---|--|--|--|--|--|------|
|1 |一、省级批准设立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7 |二、地市级批准设立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14|三、县及县以下批准设立|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

初审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表3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
填表单位(盖章): 金额单位:万元
------------------------------------------------------------
|序 | |批准机关|起征|征收|征收范围|预定征|使用|管理|主要| 1999年度 | |
| | 项目名称 | | | | | | | | |------------|初审意见|
|号 | |及文号 |时间|对象|及标准 |收年限|部门|方式|用途|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 |
|--|--------|----|--|--|----|---|--|--|--|--|--|------|----|
|1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

附件二:
填表说明
1.《国家批准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表1)》,主要反映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国务院和财政部及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已列出具体项目)。本表按财务隶属关系和收入归属分别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总填报;《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表2)》,主要反映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汇总填报;《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清理登记审查表(表3)》,主要反映除表1所列
项目外,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本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总填报。
2.“填列单位”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3.“项目名称”栏。除表1所列项目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应将本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项目,按审批级次填列在表2中;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将本部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填列在表3中。
4.“使用部门”指有关政府性基金的资金具体使用部门。
5.“管理方式”指预算内管理、预算外财政专户管理或部门自行管理。
6.“1999年度收入、支出、年终滚存结余”按部门和单位的财务隶属关系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归属填列。属于中央收入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填列,属于地方收入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填列。
7.“初审意见”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对所列政府性基金项目的初审意见。主要对现行基金项目提出包括取消、保留、降低征收标准、缩小征收范围、调整征收年限等意见,并说明审核依据及理由。



2000年7月2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包头市自行车管理规定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民政府


包头市自行车管理规定
 
1995年1月27日包头市人民政府令第69号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自行车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的自行车均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市公安局是本市自行车治安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公安机关自行车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自行车管理工作。

第二章 自行车的使用及管理





  第四条 自行车应当经公安机关自行车管理部门打制钢印号并发放钥匙牌、自行车执照后,方准使用。


  第五条 自行车车主必须持下列证件到居住地公安机关自行车管理部门办理执照:
  (一)车主的居民身份证或者户口簿,公用自行车必须持单位出具的证明;
  (二)购买自行车的发票、入境自行车的海关税单、组装自行车的主要部件发票。


  第六条 自行车钢印号以各旗、县、区为单位统一编制。


  第七条 自行车执照、钥匙牌丢失的,应当凭自行车及时到公安机关自行车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按第五条规定办理补发手续。


  第八条 自行车迁出本市时,车主应当携带自行车并持自行车执照、钥匙牌、居民身份证或者户口簿到原居住地公安机关自行车管理部门办理迁出手续。


  第九条 迁入本市的自行车,车主应当携带自行车并持原居住地公安机关出具的迁移证明,到迁入地公安机关自行车管理部门办理换照手续。


  第十条 承担托运的交通部门或者个体运输户必须凭公安机关出具的自行车迁移证明、未打制钢印号的新自行车凭购车发票及单位证明方可办理托运手续。


  第十一条 更换已打制钢印号的自行车的车架、车把,车主应当持自行车执照和更新部件发票及原部件,到公安机关自行车管理部门重新补打钢印号


  第十二条 个人之间互换、赠与、出售已打制钢印号的自行车,应当持居民身份证或者户口簿、原自行车执照和钥匙牌到居住地公安机关自行车管理部门办理过户手续。

第三章 自行车存车设施的管理





  第十三条 商业网点,体育、文化娱乐场所,居民住宅楼区,必须设置存车处;已经建成的居民住宅楼区,尚未设置存车处的,由产权单位补建。


  第十四条 存车处由旗(县)、区公安机关负责管理。设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存车处由单位保卫部门实施管理,并接受所在地公安机关的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自行车停放,除自行室内保管外,应当停放在存车处。


  第十六条 自行车存车费必须按市物价部门批准的价格收费。

第四章 立案侦破





  第十七条 自行车丢失后,失主应当立即到发案地公安机关自行车管理部门报案,旗(县)、郊区也可以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报案,并交验自行车执照、钥匙牌。


  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对自行车失主的报案均应当受理;对于不属于本地区管辖的,应当告知其到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报案。


  第十九条 公安机关自行车管理部门和公安派出所对自行车被盗案件,应当积极组织力量进行侦破,侦破后及时返还失主。


  第二十条 公民捡拾到的自行车,应当及时交单位保卫部门或者当地公安派出所,公安派出所和单位保卫部门应当及时移交公安机关自行车管理部门,由自行车管理部门妥善保管,查找返还失主。


  第二十一条 公安机关自行车管理部门对查获、捡拾到的自行车,必须每月定点公告,通知失主。


  第二十二条 凡通知失主后三个月内或者公告后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自行车,由公安机关自行车管理部门按无主自行车统一处理,所得款上缴财政。


  第二十三条 对查获、捡拾的自行车,车主已得到保险公司赔偿的,所查获、捡拾的自行车应当由公安机关自行车管理部门统一处理,所得款移交保险公司。

第五章 罚则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外,均适用本规定处罚。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先行扣押审查:
  (一)伪造、涂改自行车证件的;
  (二)私打、改打或者销毁自行车钢印号的;
  (三)毁坏自行车防盗锁具的;
  (四)自行车钢印、钥匙牌、执照号码不符的;
  (五)使用无钢印号、钥匙牌自行车的;
  (六)私自出售、转让、赠送无证件但带有钢印号的车架、车把和车圈的;
  (七)未按规定办理交易手续,买卖无钢印号、无证件自行车的;
  (八)自行车来源不清的。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使用无执照自行车或者不按规定办理迁移、过户、更换配件、交易手续的,对车主可以处以五十元以下罚款,并责令其补办手续。


  第二十七条 承担托运的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规定进行托运的,对每辆自行车可以处以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应当设立存车处而未设立的,主管机关可以对产权单位予以警告,并书面通知限期补缴。无故拖建的,按年度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直至建成为止。


  第二十九条 对依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罚不服的,按照《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办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市公安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5年10月3日市人民政府批准通过的《包头市公安局包头市工商局关于对自行车管理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细则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细则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


(1982年3月7日吉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特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县以上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都要成立绿化委员会。各级绿化委员会由当地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以及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的负责同志组成。委员会的办公室设在同级人民政府的林业和城建(园林)部门,不另增加编制。县以下单位,包括城市街道办事处、农村人民公社以及绿
化任务较大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可成立绿化领导小组,领导本公社、本单位的义务植树工作。
各级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厂(场)矿、企事业等单位,在植树造林工作上,都必须接受所在县(市)绿化委员会的领导。
二、各级绿化委员会和绿化领导小组应组织和推动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文艺、黑板报、画廊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的《实施办法》和本实施细则,宣传全民义务植树的重大意义,认真做好思想发动,
提高认识,造成声势,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要搞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义务植树运动和整个造林绿化工作的安排部署、规划设计、林木管理、苗木培育、技术培训和检查评比等各方面的组织领导工作。各级林业部门和城建、园林部门要当好参谋,积极做好具体工作。
三、凡是男十一岁至六十岁,女十一岁至五十五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人人都要自觉地参加义务植树运动,为绿化祖国做出贡献。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将承担义务植树的公民人数,据实统计上报当地绿化委员会。职工、社员、学生由所在单位统计上
报;城市和工矿区的待业青年,由其有供养义务的亲属所在单位统计上报;其他有劳动能力的居民,由城镇街道组织统计上报。各级绿化委员会要根据各单位统计上报的人数,搞好规划,分配任务,层层落实,并将统计和安排情况呈报上级绿化委员会。
义务植树的劳动量,按每年每人植树三至五棵的要求,包栽包活,当年成活率要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完成以下一项任务者亦应列为完成义务植树任务:(1)培育十株树苗,(2)按指定树种采集一市斤种子,(3)参加一天造林整地,(4)栽种一至三平方米草坪或花坛,(5
)完成相当劳动量的护林和花草的养护管理工作(相当劳动量可折算为一个劳动工日)。各级绿化委员会和绿化领导小组,在分配义务植树任务时,可以按照这个标准,因地制宜地进行灵活多样的安排。任务可以一年一定,也可以一定几年。
四、义务植树只限于在本县、本市所管辖范围内营造国有林和集体林。防止出现远距离调动,大兵团作战的形式主义偏向。
义务植树的重点,就全省来说,东部山区要重点搞好荒山绿化和采伐迹地更新;中、西部地区要着重搞好“三北”地区的防护林建设和农区的农田林网化建设。在具体安排上,城市要首先搞好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街道、居民区等公共场所的绿化;农村要尽快搞好“四旁”绿化和农
田防护林建设,山区要营造好水土保持林,在边疆地区要突出搞好国界边疆绿化;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和居民区要大力植树、种草、种花,美化环境。在有条件的地方,提倡营造“红领巾林”、“青年林”或“共青团林”、“三八林”、“民兵林”,提倡在学生毕业、军人复员转业、
青年结婚时栽纪念树、造纪念林。
五、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一项法定的、带有强制性的、无报酬的、对国家对社会尽义务的植树造林运动。从所有制上看,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义务植树和国家计划的植树造林不能混同,在政策上要有所区别。义务植树的林木权属归国家和集体或由当地政府指定的部门和单位所有。在
国有土地上栽植的树木、林权归现在经营管理这些土地的单位所有;没有明确经营管理单位的,由当地政府指定的部门、单位所有。在集体土地上义务栽植的树木,林权归集体单位所有。如果情况特殊另有协议或有合同的,按协议或合同的规定办理。为了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县以上人民
政府要发给林权执照。
六、为保证义务植树所需的苗木,除林业、园林苗圃、花圃、草圃外,社队要努力办好集体苗圃,凡有条件的机关、团体、学校、部队都要自办苗圃,安排必须数量的土地和专业人员,自己动手,培育苗木。提倡城镇居民和农村社员家庭开展住宅庭院或营养钵育苗。
七、必须加强林木管护。义务植树成活后,林木所有单位要建立好树木档案和森林档案,搞好抚育保护工作。林木所有单位或承担管护义务的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管护专业队或者确定专人负责管护。要建立责任制,责任到人,保证培育成林、成材。国家和集体林木的砍伐更
新,必须按照《森林法》和有关规定,经过林业或园林部门批准。对乱砍滥伐树木或侵占破坏城市绿地的,要按树木和绿化价值,加倍给予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植树绿化要讲究科学,注重实效,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要求办事,保证质量。林业部门和城建、园林部门要承担起培训技术骨干,加强技术指导,普及植树绿化知识的任务,坚决防止义务植树运动流于形式和“一刀切”。
九、各部门和单位每年秋季都要组织一次义务植树检查,将完成情况据实上报。由绿化委员会组织评比。成绩优异者要及时进行表彰或奖励。年满十八岁至六十岁的男性公民和至五十五岁的女性公民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的,所在单位要进行批评教育,责令限期补栽;逾期不栽的,每株
罚款一元。整个单位没有完成任务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并由县(市)绿化委员会按未完成株数收缴绿化费;其中单位交纳百分之九十五。单位负责人交纳百分之五。收缴的绿化费由各级绿化委员会掌握用于义务植树或用于绿化奖励。
对绿化合格的机关、部队、学校、工矿企业、居民区、街道、村屯等,要发给“绿化合格”标牌;绿化先进的,发“绿化先进”奖牌,以资鼓励。
十、义务植树所需的苗木费、管护费,应当根据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原则,由林权所有单位解决,所需交通等费用由承担义务的公民所在单位负责解决。机关、团体等单位由行政费用开支,厂矿企业由经营管理费开支,社队集体由公共积累开支。由于绿化任务大,确实无力全部承担
所需费用的,应按隶属关系由各级财政酌情解决。
十一、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促进整个造林绿化工作的一项重大措施。各地在开展此项运动时,必须同加快本地区整个造林绿化工作结合起来,绿化委员会在组织领导,苗木、地块、经费、技术力量的使用和林木管护等方面应进行统筹安排,既要搞好义务植树,又要完成年度造林绿
化任务。对于只完成义务植树而未完成整个造林绿化计划的单位,不能给予表扬和奖励。
十二、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各地有关义务植树的具体规定如与本实施细则有抵触,应以本实施细则为准。



1982年3月7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