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评选表彰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5:38:59  浏览:948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评选表彰暂行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评选表彰暂行办法的通知

闽政办〔2010〕96 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评选表彰暂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贯彻实施。

                                  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评选表彰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意见》(闽政文〔2009〕374 号),营造软件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激励我省广大软件产业工作人员勇于创新、敢于开拓,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评选范围

  在我省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动漫游戏、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集成电路设计及相关适用人才教育培训等企业或机构工作,从事研发、经营、管理、教育的高层次人才和软件高技能人才。

  第三条 申报条件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为我省软件产业快速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新一轮评选周期内取得以下成就之一者可以申报:

  (一)在入选全国软件百强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福建省软件骨干企业和福建省高成长性软件企业中从事经营管理和研发的高层次人才;

  (二)开发的软件产品对提高我省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综合技术水平起重要推动作用,在国际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或在国内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细分市场占有率名列前五位的企业中从事经营管理和研发的高层次人才;

  (三)承担国家“核高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或其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带头人;承担我省重点软件类项目的项目带头人;国家级、省级软件创新平台的学术带头人;

  (四)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含)以上项目的第一完成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或累计获得二项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国专利金奖、优秀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省专利特等奖、一等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省优秀新产品奖一等奖(含)以上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且上述所得奖项科研成果在福建省软件业发展中已经发挥重要作用;

  (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和省级人选,且在国内软件业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具有较大影响;

  (六)为我省软件适用人才教育培训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

  (七)其他对推动我省软件产业快速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

  第四条 评选组织

  每次评选表彰成立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评选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评委会)及其办公室,负责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的评选工作。省评委会主任由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评委会委员由省信息化局、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省经贸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有关领导和专家担任。设立评审专家组,专家组由软件产业专家和经济管理专家组成,其中国家级专家占20%~30%比例。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信息化局。

  第五条 评选程序

  评选程序包括推荐、评审、公示、批准四个环节:

  (一)推荐。由人才所在单位填写《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推荐表》一式三份(加盖推荐单位公章),报送省评委会办公室。

  (二)评审。评审分成四个步骤:(1)省评委会办公室对推荐上报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提出初选名单;(2)经专家组评审提出评审意见和推荐名单;(3)省评委会根据专家组意见和评审标准进行评选,提出候选人建议名单;(4)将候选人建议名单提请省政府审定。

  (三)公示。经省政府审定的候选人名单,在省政府门户网站和《福建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公示7天。

  (四)审批。省评委会根据公示情况进行审核后,报省政府批准。

  第六条 表彰与奖励

  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从2009年度起,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次表彰不多于30名,报请省政府发文表彰,颁发奖章、证书,并给予相应奖励。

  第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的名单(1989年12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的名单(1989年12月)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一、任命邹家华兼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免去姚依林兼任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职务。
二、任命何光远为机械电子工业部部长。
免去邹家华兼任的机械电子工业部部长职务。




宿迁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

江苏省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宿政办发〔2003〕133号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宿迁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三年十月三十一日


宿迁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强化水功能区的管理,促进宿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所有列入功能区划的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均按本办法执行,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环境管理的依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水功能区,是经市水务局与市环保局进行综合分析,为满足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需求,根据水资源的自然条件、功能要求、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相应水域按其主导功能划定,经过省水利厅和市政府批准,执行相应质量标准的特定水域。
  第四条 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依据。水功能区划经批准后不得擅自变更。社会经济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对水功能区划进行调整时,市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水功能区划调整方案,报原批准机关审查批准。
  第五条 水(环境)功能区实施纳污总量控制管理。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水(环境)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水域的纳污能力,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水域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环境功能达标情况制定各类污染源污染物减排计划,抄送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六条 在河流、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经过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未经同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予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第七条 市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重点控制污染物总量超过控制标准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水域使用功能对水质要求时,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将监测结果通报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各级控制断面、各类污染源实施水质和水污染防治状况监测。
  第八条 市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管辖范围及管理权限,对水功能区进行监督管理。取水许可管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等法律法规已明确的行政审批事项,市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水功能区的要求,按照现行审批权限划分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管理。
  第九条 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应向社会公告。市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管辖范围在水功能区的边界设立明显标志。
  第十条 水功能区的管理应执行水功能区划确定的保护目标。保护区禁止进行不利于功能保护的活动,同时应遵守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保留区作为今后开发利用预留的水域,原则上应维持现状。在缓冲区内进行对水资源的质和量有较大影响的活动,必须按有关规定,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批准。开发利用活动,不得影响开发利用区及相邻水功能区的使用功能。
  第十一条 市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对水功能区的水量、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建立水功能区管理信息系统,并定期发布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报告。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进行可能对水功能区有影响的取水、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等活动的,建设单位在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的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或申请文件中,应分析建设项目施工和运行期间对水功能区水质、水量的影响。
  第十三条 市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进行取水、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有责任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3年11月15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